文章正文 < 中草药资源 < 中草药公益网 : 当前
文 章 推 荐
推展昆虫药材,增加农民收入

来源: 作者:

据对全国17家大型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调查显示,进入21世纪后,昆虫类药材销势活跃,销量猛增,产销两旺,投交畅快,价格呈逐年上升之势,到2006年,许多品种缺口加大,价格持续上涨,走势坚挺,居高不下,价格平均升幅高达10倍之上,已成为药厂、药企、药商和药农关注的热点品种之一,其中不少品种已成为药市上的亮点,供不应求,缺口逐年加大。

土鼋 又名地鳖虫、土鳖虫、土乌龟,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雌虫的全体,野生与家养均有,全国各地都有产出。具有破血逐瘀,续筋接骨等功效,不但药用,还走进了老百姓的餐桌。由于药食两用需求量连年增长,价格也同步上涨。2000-2001年市价涨至21-23元(公斤价,下同),2002-2004年上涨至30-35元,2005年上涨至40-45元。2006年又上涨至47-50元。

蝉蜕 为蝉科昆虫黑蚱羽化后的蜕壳,完全以野生品供应市场,有疏散风热、透疹止痒、明目退翳、止痉等功效,主产于山东、河北、河南、江苏、浙江等省。蝉蜕价格逐年上涨,2000年市价为17-19元,2001-2002年上涨至22-24元,2003-2005年上涨至55-60元,今年又涨至65-80元。

斑蝥 为芜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全体,具有破血逐瘀消癥、攻毒散结之功效,用途广泛,完全以野生品供应市场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出,主产于辽宁、河南、广西、江苏等地。货源奇缺,价格逐年上涨,涨幅加大。2000年药市价15~20元,2001-2003年上涨至80-85元,2004-2005年又上涨至110-140元,今年再升至150-220元。

虻虫 为虻科昆虫复带虻的雌虫体,各地均产,尤以畜牧区最多,有破血逐瘀消症等功效,主治心脑血管疾病,市场依靠野生品供应。价格连年上涨,涨幅很大,2000-2002年市价30-40元,2003年上涨至110-130元,2004-2005年又升至170-190元(小虫),今年上涨至180-200元。

九香虫 为蝽科昆虫九香虫的全虫,具有理气止痛、温肾助阳等功效,近年发现是治疗破伤风的最佳品种,主产于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广西等地。2001-2002年市价为15-30元,2003-2004年上涨至40-45元,2005年上涨至60-65元,今年又升至75-83元。

蜂房 为胡蜂科昆虫果马蜂、日本长脚蜂或异腹胡蜂的巢,有攻毒杀虫、祛风止痛等功效,全国均有产出,以南方为多。该品价格涨速快,涨幅大,2000年市价20-25元,2002-2003年上涨至45-50元,2004年又升至60-70元,2005-2006年已攀升至100-120元(软统货)。

桑螵蛸 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、小刀螂或巨斧刀螂的卵鞘,有固精缩尿、补肾助阳的功效,全国大部地区均有产出。2000-2002年市价由8-10元上涨至25-30元,2003-2004年已上涨至55-60元,2005年又涨至65-70元,今年又升至80-95元。

蝼蛄 为蝼蛄科昆虫华北蝼蛄(北方蝼蛄)和非洲蝼蛄(南方蝼蛄)的虫体,有利水通便消肿的功效。全国各地均产,前者主产于华北,后者主产于江苏、广东、福建等地区。价格逐年上涨,走势坚挺,居高不下,2000年价为10-12元,2001-2002年上涨至30-40元,2003-2004年又上涨至55-80元,2005年再升至120-130元,今年已攀升至140-150元。

我国昆虫类药材市场缺口将逐年加大,短期难以改变,"物以稀为贵",后市价格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。因此,产地有关部门应组织养殖场和农民养殖昆虫类药材,扩大养殖规模,满足市场需求,增加企业和农民的收入。

其他文章
 · 贵州省发现五种药用植物新品种 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