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贝母栽培技术
来源: 中药栽培指南 类别:
[草药产地]
主产于浙江;安徽、江苏亦产。销全国并出口。
[浙贝母栽培技术]
喜温暖湿润气候,适宜于10-25℃气温中生长,较耐寒,怕高温。对土壤要求较严,以排水良好、土层深厚的重砂质壤土种植为宜,忌重茬,须与农作物轮作。用鳞茎繁殖,于9月下旬至10月挖起留种鳞茎,按行距20-24cn,株距14-20cm,沟深约6cm,进行种植,芽头向上,商品地稍浅栽,留种地宜深栽,每亩用鳞茎450-600kg;也可用种子繁殖,培育4-5年后作种茎。贝母喜肥,冬前须重施厩肥、堆肥或饼肥;翌年早春苗齐后即施苗肥;3月下旬摘花后再追肥一次。每次施肥都与中耕除草结合进行,雨季须注意排水,以免积水而造成鳞茎腐烂。留种过夏地须套种茎叶较多的作物,以利遮阴越夏。3-4月易发生灰霉病、黑斑病,发病前应喷500倍托布津或多菌灵防治;干腐病,可配合应用各种杀菌剂和杀螨剂,在下种前用300倍托布津浸种子15-20分钟。主要虫害有金针虫、蛴螬,下种时用5%七氯粉剂处理土壤或用灯诱杀成虫金龟子。
[采收加工]
立夏前后植株枯萎后采挖、洗净、按大小分开。一般直径在3.5cm以上者分成两瓣,摘除心芽,商品称"大贝": 直径3.5cm以下者不分瓣,不摘除心芽,商品称"珠贝"。分别置于特制的木桶内,撞去表皮,每百斤加入熟石灰或贝壳粉3-4斤,使均匀涂布于贝母表面吸去撞击的浆汁、晒干或烘干。
[中药炮制]
将原药洗净,润透,切厚片,干燥。或取净贝母打成如黄豆大小的碎块。
[中药贮藏]
置干燥处,防霉,防蛀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