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黄栽培技术
来源: 中药栽培指南 类别:
[草药产地]
主产于四川、福建、广东、江西;广西、湖北、陕西、台湾、云南等地亦产。销全国,并有部分出口。
[姜黄栽培技术]
喜温暖湿润气候,阳光充足,雨量充沛的环境,怕严寒霜冻,怕干旱积水。宜在土层深厚,上层疏松,下层较紧密的砂质壤土栽培。忌连作,栽培多与高秆作物套种。用根茎繁殖。收获时,选无病虫害、无损伤的根茎作种。种根茎置室内干燥通风处堆放贮藏过冬,春季栽培时取出。栽种前将大的根茎纵切成两半或小块,每块具2个芽以上,为了防止种根茎腐烂,待切面稍晾干后下种,也可边切边沾上石灰或草木灰后,立即栽种。畦栽,行距33-40cm,穴距27-33cm,每穴栽根茎3-5块,芽朝上,覆土,稍加镇压。每1hm2用种量2250-3000kg。齐苗后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,常年进行3-4次,并结合追肥。肥料以人粪尿或硫酸铵等氨肥为主。9月间重施磷钾肥,以促进块根生长。干旱时,特别是在块根形成膨大期,必须注意灌溉,当水分过多,四周积水时,必须及时排除,以免根腐。病害有黑斑病为害叶片,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,用50%托布津500倍液或65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-800倍液喷射。虫害有地老虎和蛴螬在幼苗期咬食须根,使块根不能形成,可人工捕捉或毒饵诱杀。还有姜弄蝶、玉米螟等为害。
[采收加工]
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,洗净,煮或蒸至透心,晒干,撞去须根。主根茎称"母姜",侧根茎称白三色。"
[中药炮制]
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大小个分开,洗净,润透,切厚片或薄片,晒干。
[中药贮藏]
贮干燥容器内,置阴凉干燥处,防蛀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