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< 现代研究 < 中草药研究 < 首页 :当前位置
文 章 推 荐
胡黄连的治病功效

来源:中药现代研究 类别:

临床报道:

1.治疗儿童急性细菌性痢疾 胡黄连、黄芩、金银花、甘草、白芍等制成合剂,治疗56例小儿痢疾,能显著缩短病程并全部治愈。[中华儿科杂志 1960;(3): 204]

2.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胡黄连、大黄、吴茱萸各15g,胆星10g。共研细末,过80目筛,以陈醋调成糊状,分别敷于两侧足心涌泉穴,再以纱布包扎,胶布固定,每日2次,每次1剂。一般连用2-4天痊愈。[吉林中医药 1990;(4): 28]

方剂选用:

1.治疗伤寒劳复身热,大小便赤如血色者: 胡黄连一两,山栀子二两(去皮,入蜜半两拌和,炒令微焦)。二味捣罗为末,猪胆汁和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用生姜二片,乌梅一个,童子小便三合,浸半日,去滓,食后暖小便令温下十丸,临卧再服。(《本草图经》)

2.治疗吐血、衄血: 生地黄、胡黄连各等份。上为末,用猪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临卧煎茅花汤送下。(《普济方》胡黄连散)

3.治疗痔漏成管: 胡黄连(净末)一两,穿山甲(麻油内煮黄色)、石决明(煅)、槐花(微炒)各末五钱。炼蜜丸如麻子大。每服一钱,空心,清米汤送下,早、晚日进二服。至重者四十日而愈。(《外科正宗》黄连闭管丸)

4.治疗小儿疳热,肚胀,潮热,发焦: 胡黄连五钱,灵脂一两。为末,雄猪胆汁和丸绿豆大。米饮服,每服一、二十丸。(《全幼心鉴》)

5.治疗婴儿目赤: 茶调胡黄连末,涂手足心。(《济急仙方》)

配伍效用:

胡黄连配伍银柴胡 胡黄连苦寒,清热凉血、退蒸消疳;银柴胡甘寒,清热凉血、退虚热除骨蒸。二者相须为用,其除骨蒸潮热、小儿疳积发热之功效更著,用于治疗血虚有热之骨蒸潮热、小儿疳积发热以及血热妄行之吐衄、发斑、崩漏等症。

[注意事项]

宜忌: 脾胃虚寒者慎服。

[医家论药]

“胡黄连,善除湿热,故主久痢成疳及冷热泄痢,厚肠胃。伤寒咳嗽者,邪热在手太阴、足阳明也;温疟骨蒸者,热在骨间也。理腰肾、去阴汗者,肾虚湿热下流客之,使热伏肾间也。小儿惊癎、寒热、不下食者,热则生风,故发惊癎;热在胃口,故不下食也。心主五色,脾胃主肌肉,二经湿热去,则颜色自佳也。三消五痔,大人五心烦热者,无非湿热在肠胃及火在五脏间也,大寒至苦,极清之性,能清热,自肠胃以次于骨,一切湿热、邪热、阴分伏热所生诸病,莫不消除。”(《本草经疏》)

“胡黄连,苦寒而降,大伐脏腑骨髓邪热,除妇人胎蒸、小儿疳热积气之峻药。”(《本经逢原》)

“按胡黄连之用,悉与川连同功。惟沉降之性尤速,故清导下焦湿热,其力愈专,其效较黄连为捷。凡热痢脱肛,痔漏疮疡,血痢血淋,溲血泻血及梅毒疳疮等证,湿火结聚,非此不能直达病所,而小儿疳积腹膨之实证,亦可用之。盖苦降直坠,导热下趋,最为迅疾,且不致久留中州,妨碍脾胃冲和之气耳。”(《本草正义》)

“胡黄连,独入血分而清热。丹溪云: 骨蒸发热,皆积所成。此能凉血益阴,其功独胜,若夜则发热,昼则明了,是热在血分,以此佐芎、归为二连汤,除热神妙。”(《药品化义》)

“主骨蒸劳热,补肝胆,明目。治冷热泄痢,益颜色,厚肠胃,治妇人胎蒸虚惊,三消五痔,大人五心烦热;以人乳浸点目甚良。”(《唐本草》)

其他文章
 · 胡椒的药理作用 及草药研究 目录